實驗室實驗臺的分類及尺寸介紹
點擊: 次 時間:2017-04-26 10:37
一、按結構分類
實驗臺根據結構形式不同可分為固定實驗臺、懸掛實驗臺、分體實驗臺與移動實驗臺。
1、固定實驗臺:固定實驗臺是一種傳統(tǒng)的布置,落地柜支撐臺面,靈活性不足。
2、懸掛實驗臺:懸掛實驗臺的柜體在落地的金屬框架上,防潮性能好、靈活性稍強,柜體可以重新布置而不影響工作臺系統(tǒng)的其他部分。
3、分體實驗臺:分體工作臺的水電氣服務系統(tǒng)與實驗臺屬于分體的兩部分,它們既分開又可有機地結合,實驗臺可以輕易移動,可以重新布置而不需要新裝水電氣系統(tǒng),靈活性最強,適合分步采購或為未來預留發(fā)展空間的擁護,是未來發(fā)展的主流產品之一。這種實驗臺價格較貴。
4、移動實驗臺:移動實驗臺裝有輪子,為用戶提供了一些靈活性來創(chuàng)造和改變他們自己的實驗室空間。移動工作臺的物件可以輕松地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。許多桌子、推車和工作臺物件可以輕松地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。許多桌子、推車和工作臺物件可以垂直調節(jié)高度以更加符合人體工效學。
移動實驗臺初始造假比固定實驗臺要高。若根據實驗需要,將固定工作臺與移動工作臺結合起來,可降低成本、保持靈活性。
二、按布局分類
實驗臺根據在實驗室布局不同,可分為:一字型、L型、半島型、島型。
(1)一字型:實驗臺采用一字型布置方式,適用于小型實驗室或大實驗室邊臺。
(2)L型:實驗臺與實驗室的兩相鄰墻壁平行布置且留維修通道,適合精密儀器室。
(3)半島型:實驗臺的一端靠墻,適合大型實驗室及理化室,空間使用率高。
(4)島型:實驗臺布置在實驗室中間,方便實驗人員工作與逃生,效率及安全性最高。
三、實驗臺尺寸
1、深度:
標準實驗邊臺的深度為750mm;
標準中央臺的深度為1500mm;
精密儀器臺的深度根據儀器種類的不同,深度一般為800~1000mm。
2、高度:
實驗臺一般由兩種760mm與840mm兩種高度,760mm高的實驗臺適合坐著操作,840mm高的實驗臺適合站立操作。
3、長度:
實驗臺長度根據實驗需要而定,一般是750mm的倍數(shù),最好不超過4500mm。
(內容來源《實驗室設計與建設指南》)
相關閱讀:
上一篇:實驗室工程調試、檢測和驗收規(guī)程 下一篇:火焰光度檢測器FPD的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項介紹